1、冲压件焊接时焊点需均布,焊点间距之差为±5mm,不可以积累。当一个焊点间距不能达到要求时(间距过大或过小)需进行调节,确定焊点均布;
2、焊点的数量,符合该工位《焊装标准作业指导书》的要求,工艺文件中规定某个焊接边的点数为5个或者愈少的时候,不允许出现有缺陷焊点或少焊点;
3、在焊点的外观质量上来看,焊点表面呈圆形或椭圆形,焊点的数量、位置、尺寸等应符合产品工艺和图样的要求,焊点目视无裂纹、气孔、脱焊、过烧、烧穿等情况;
4、五金冲压件焊接中的焊透率,为30%到80%;
5、焊点直线度:焊点直线度之差左右位移量不大于3mm;
6、若缺陷焊点超过总数的1%,也算作质量不合格;
7、如果一条焊接边允许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的缺陷焊点,那么缺陷焊点间应至少有一个好的焊点间隔,才可以看做合格,焊缝末尾的焊点不能有缺陷;
8、如果发现有异常的焊点,在相应的焊点上做好异常状态的记录,并将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单上,并执行焊接质量问题处理流程了;
9、压痕的深层;不可大于板厚的20%,如果两工件的厚度比大于2:1,压痕可增大到20%~25%,任意压痕要抛光处理;
冲压件加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?下面,为您详细讲解一下:
1、在对铜、铝合金等软质材料进行连续作业而进行冲压弯曲时,金属微粒或残渣容易附着在作业部位的表面,在物品上产生大的划痕,此时,认真分析工作部位的形状、润滑油等情况,在空白中产生微粒子和残渣,不产生划痕。
2、凸凹模间隙不应太小,间隙太小会引起变薄擦伤。在冲压过程中要时刻检查模具的间隙的变化情况。
3、毛刺面作为外表面进行五金冲压弯曲时,制件易产生裂纹和擦伤;故在五金冲压弯曲时应将毛刺面作为五金冲压弯曲内表面。
4、凹模圆角半径太小,五金冲压弯曲部位出现冲击痕迹。对凹模进行抛光,加大凹模圆角半径,可以避免五金冲压弯曲件擦伤。
5、为了实现木材加工精度的要求,经常采用底部冲压材料的金属冲压弯曲方式。因此,当金属冲压弯曲时,原料板上的弹簧、位置销孔、板板和回程孔等。成为压痕,所以,应该进行调整。
6、当金属冲压弯曲方向与材料轧制方向平行时,零件表面会出现裂纹,从而降低工件表面质量。当金属冲压弯曲超过两部分时,应尽可能金属冲压弯曲方向与轧制方向之间的角度。
7、凸模进入凹模的太大时会产生零件表面擦伤,因此在不受回弹的影响的情况下,应适当的减少凸模进入凹模的。
五金冲压件的硬度检测采用洛氏硬度计。小型的、具有复杂形状的冲压件,可以用来测试平面很小,无法在普通台式洛氏硬度计上检测。对材料的电磁性能和对镀层、涂层的附着能力等的测定。
分析材料中化学元素的含量,判定材料晶粒度级别和均匀程度,评定材料中游离渗碳体、带状组织和非金属夹杂物的级别,检查材料缩孔、疏松等缺陷。冲压件加工的材料主要是热轧或冷轧(以冷轧为主)的金属板带材料,五金冲压件的原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,它材料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。当无质量证明书或因其他原因,五金冲压件生产厂可按需要选择原材料进行复验。
冲压件生产问题的处理:
1、粘合、刮痕:由于材料与凸模或凹模摩擦而在制件或者模具表面出现的不良。
2、曲折:由于应力不均匀、拉延筋匹配不良或者压机滑块控制不良等造成制件r角部位或者压花部位发生曲折、应变。
3、皱纹:由于压机滑块调整不良、压机精度低、气垫压力调整不适当、冲头或者r部位大等原因引起边缘或r部位皱纹。
4、凸凹:开卷线有异物(铁屑、胶皮、灰尘)混入引起凸凹。
5、毛刺:主要发生于剪切模和落料模,刃口之间的间隙或大或小时会产毛刺。
6、线偏移:制件成形时,需要先与模具接触的部位被挤压并形成了一条线。